风机知识

汲取工业“营养” 壮大农业“根茎” ——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系列报道之六

时间: 2024-05-06 04:56:47 作者: 米乐体育平台官网下载

  在现代社会,农业早已不是过去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而是朝着更加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日益被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安庆市破解发展瓶颈问题,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将工业生产管理的优良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农业生产管理中来,农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金秋时节,桐城市广袤的田野上稻浪翻滚,满目金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10月16日上午,在龙腾街道蒋山村桐城市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烘干房内,4组烘干设备正在作业,卡车一辆接一辆将新收的稻谷送到这里。

  天泰合作社负责人鲍峰自2011年开始种植水稻,目前种植培养面积5400余亩,居桐城市第一。这些年,鲍峰大胆采用新机械、新设备,目前,合作社耕、种、管、收、秸秆综合利用、烘干六大环节,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

  “搞农业也要学会‘机器换人’!”跟粮食打了十几年的交道,鲍峰深感这条路走对了。一开始,合作社只有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收割机,其他全靠人工,不仅费时,成本还大。2016年、2017年,合作社建了烘干房并连续上了4组烘干设备,后来又建了育秧工厂、温室大棚、粮食仓库等,现在农业机械也增加到了40多台。

  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桐城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智慧玻璃温室中,自带高科技、高标准、高品质元素的小番茄正在静静生长。“工业化思维解决农业诉求”,产业园办公楼墙上的这11个字格外醒目。

  该产业园在工业化定制玻璃温室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支撑来控制作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温湿度、二氧化碳等各种各样的环境,并通过吊蔓式立体无土栽培、压力补偿式滴箭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种植手段,生产可控的、标准化的、高品质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蔬菜,实现从种子到餐桌一整套的现代化农业管理体系。

  打开手机上的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进入数字化试点出菇大棚,一键即可开关负压风机、喷淋机、窗帘,并对大棚温湿度进行调节……在太湖县晋熙镇芭蕉村,雷氏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雷焰华种植食用菌已有40年历史,从最初的传统种植到现在的数字种植,雷焰华十分感慨:“多年来想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到了!”

  走进该公司数字农业示范大棚,记者看到,成排的菌架上,一个个菌棒整齐排列着,菌棒上,像云朵一样的猴头菇在静静生长着。菌架上部,各有一条喷淋系统管道,大棚的另一端,设有负压风机。这是该公司2022年投资近50万元建设的数字工厂,可以对温湿度环境条件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控,达到精准要求,为出菇管理提供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雷焰华说,公司目前种植12种食用菌,其中猴头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最为严格,过去全靠人工干预,费工、费时,把控不好还影响品质。数字工厂专为猴头菇而建,现在猴头菇一年可以出4茬,产量提升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

  在现代社会,农业早已不是过去简单粗暴的生产方式,而是朝着更加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进。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和机械如今也是农业发展的两大强劲引擎。

  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安庆市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农产品加工从种养产业延伸出来,是延伸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也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而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在安庆大地上,慢慢的变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农产品加工厂建到田间地头,慢慢的变多的农产品实现了就近就地加工。

  因为在圩区,为了将无法种植油菜、小麦等午季作物的冬闲田利用起来,菜子湖畔桐城市金神镇种植大户们引进了“稻虾连作”种养模式,全镇现有稻虾田3万亩,并延伸出了小龙虾加工产业链。

  金神镇圣桥村水稻种植大户汪小润,如今也是桐城市神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几年前,汪小润大胆尝试“稻虾连作”,作为先行者,他于去年创办了这个桐城市首家小龙虾加工企业。

  2022年,汪小润投资1200万元,采购分拣、清洗、蒸煮等设备,建起了小龙虾初加工生产线。今年,加工厂共收购本镇及周边小龙虾超过3800吨,为本地农户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加工厂二期计划再投资1200万元,增加冷链设备,再建一个无菌加工车间,加工虾尾、虾仁等成品,将在明年4月之前运行。

  在太湖县新仓镇沙坝村,安徽熙道蔺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模结早年从宁波引进蔺草试种成功,并带动当地群众一起种植,目前全县种植培养面积达到4000余亩。2019年,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建起了榻榻米面料生产线,实现了蔺草本地加工。

  “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单纯种植蔺草,每亩收益4000元,烘干之后销售,每亩收益8000元,而加工成榻榻米面料,每亩收益能够达到1.5万元。目前,从种植到加工,一共带动了300多人就业。”陈模结说。

  当前,安庆市正在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快建设融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休闲等多产业、多业态于一体的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桐城、怀宁也在积极争创省农产品加工强县。

  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怀宁县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公司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注重培育本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形成具有实力的集种养、收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加工产业集团。同时,提升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水平,打通农产品加工技术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注重搭建平台载体,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升级版。

  位于怀宁经济开发区的安徽稼仙金佳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优质大米产能,做好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研究开发。该公司对现有大米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精加工升级改造,目前优质大米产能已由原来的日产500吨提高到800吨。公司还与省农科院合作,投资900万元建成了年产万吨发芽糙米生产线。发芽糙米是一种全谷物功能性稻米,通过发芽工艺提高糙米营养利用率,改善口感。

  记者从安庆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620.7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公司共有485家,居全省第二。

  10月17日上午,在太湖县晋熙镇程岭村安徽省花亭湖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直播间,主播拿着手机一边对肉类产品做拍摄,一边和直播间的“粉丝”们交流,“刀手”在一旁配合着切肉,中控人员忙着在电脑上打单、发货……直播间里热闹非凡,一部手机让这个山中的养殖场连上了外面的大市场。

  “我们现在在抖音平台全天候直播,销售各种包装猪肉及肉制品,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微信平台年销售额也有200多万元。许多客户都是线上看到宣传来跟我们谈合作的,他们也会把他们的直播团队带到养殖基地来做直播、推介,我们线上创造的年总销售额大概1000万元。”该公司销售经理郭佩敏说。

  太湖黑猪,如今已是名声在外。太湖县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安庆六白猪”主产区,花亭湖公司是这一品种的保种和开发利用企业,在太湖县建有国家核心育种场和国家级保种场。今年上半年,太湖黑猪饲养量达到7.4万头。

  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战略为重点,追求效益最大化……现代工业生产的这些主要特征,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很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响亮的品牌,能够极大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更好地巩固和拓展市场。

  为做强太湖黑猪品牌,近年来,太湖县整合多方资金在全县创建了多个养殖示范场,增加太湖黑猪饲养量,并从品种保种、金融支持、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方面支持太湖黑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8年5月,自然资源部公布“桐城查明大面积富锌土壤”后,桐城市瞄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连续出台多个富锌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打响品牌,促进富锌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同时,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抢抓品牌机遇,推动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发展。

  位于桐城市范岗镇棋盘岭村的桐城市双福家庭农场,在2016年注册商标后走上了品牌发展道路。农场负责人戴双杰和记者说,2018年“富锌”消息一经公布,她立即拿着自家产的大米去找专业机构检测,测得自家大米锌含量为每千克18.8毫克,达到了含锌标准。在将检验测试报告送往桐城市富锌产业协会报备后,她在自家大米产品包装上打出了“锌”品牌。

  含锌大米投入市场后颇受关注。线上,戴双杰化身“小农女”,在抖音等平台通过视频宣传锌米;线下,戴双杰在大米、鸡蛋、香油包装里附上锌米单页进行宣传,农场的效益稳步提升。

  安庆市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县一特”,推动支持怀宁蓝莓、潜山瓜蒌、岳西高山蔬菜、望江黄鳝、宿松油茶、太湖黑猪、桐城富锌粮油等产业打造全国、全省“单打冠军”。

  这些特色产业,均已成为安庆市闪亮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市油茶、茶叶、蓝莓、瓜蒌种植培养面积分别达到87万亩、56.7万亩、8万亩、6万亩,均居全省前列。太湖黑猪、望江黄鳝等特色养殖业持续发展,太湖黑猪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0亿元,望江县网箱养鳝规模1.6万亩,产值达到6亿元。

  如果你有一个视角,观察一片安庆地区农田的四季之变,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3、4月份早稻开始耕地、插秧,5、6月份收割机收割油菜、小麦,紧接着插秧机上阵插中稻秧,10月份中稻收割,紧接着播种机播种油菜、小麦,施肥、打药全年离不开无人机……各种大型机械让农田多了些工业味儿。

  这是看得见的“硬件更新”,还有很多看不见的“软件升级”,比如农民的前瞻性发展规划、农业标准理念、产业链思维、品牌意识等。

  这些年,在我的农业主题采访中发现,戴眼镜的农民慢慢的变多,农民群体整体学历水平慢慢的升高。与此同时,愿意从事农业的青年慢慢的变多,我遇到年龄最小的农民是一位“00后”。这说明,农业已不再是单纯的投入——产出模式,而是受各种“参数”影响的一套精密生产模式,也成为一片值得钻研、拼闯的新天地。

  如今,活跃在广阔大地上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早已实现了迭代更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延续数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业生产模式,悄然发生改变。

  这不是安庆的独有变化,安庆作为农业大市,是这个农业新时代的“幸运儿”,也是“弄潮儿”,这离不开政府部门和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

  农业和工业虽分属不同产业,但天生有着相契合的地方。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早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默契。当前,安庆正在快速推进传统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壮大农业根茎,仍要不断汲取工业营养。(全媒体记者 罗少坤)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