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数智”农田育精品
2021年,浙江省诸暨市持续推动“机器换人”和数字化改造,全年新增补贴机具2500台,开展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25万亩次,建设农业数字化基地6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4家,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76%以上。
4月初,在浙江省诸暨市青塔自然村的纯禾生态园内,葡萄藤已开始抽枝散叶。亮眼的是,它们生长在配有遮阳膜、负压风机、卷膜机等设备的专用“智能联动大棚”。
“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加持下,果园种出来的夏黑葡萄,品质有保证,能卖到30—40元一斤,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浙江纯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建华说。
近年来,诸暨市加大政策扶持,促进“智慧植保”建设,先后出台《诸暨市实施农业产业振兴战略的若干政策意见》《诸暨市现代植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
2021年,当地持续推动“机器换人”和数字化改造,全年新增补贴机具2500台,开展植保无人机社会化服务25万亩次,建设农业数字化基地6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4家,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76%以上。
得益于数字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自身对“放心品质”的追求,自2011年创办纯禾生态园以来,何建华一边从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农科院学习种植理念、经验,一边加大科技投入。
十年来,360余亩的生态园中,智能物联设备、保鲜冷库、太阳能杀虫灯、肥水同灌等现代生产设施陆续入驻。2021年,何建华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园区装上了智能化生产经营管理系统。
葡萄生长过程中,果农最担心忽然下雨,既影响葡萄甜度,也有可能会出现烂果。对于阳光玫瑰、夏黑等特殊葡萄品种,尤其需要更好地呵护。“浙江春夏晴雨多变,以前我们全部是手动摇膜器摇的,非常费工,有时候雨忽然下起来了,七八个人同时去摇都摇不好,等摇下来了雨都停了,又要一个一个再去打开。”何建华说。
这份辛苦与担忧,让“靠天吃饭”的农民颇感无奈。海康威视智能农业控制柜入驻纯禾生态园后,果农跟天气“赛跑”的时候变得更从容,无需出门,用手机就可以开关大棚,还可以做到设定标准,让系统自动操作,几秒钟就能够实现15万平方智能大棚的开与关,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农事失误。
数月前,诸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诸暨市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重点突破设施种植业环境调控、精量播种、育苗嫁接、移栽收获等短板弱项,重点发展连栋设施大棚、智能玻璃温室等高档次设施装备……到2025年,设施种植业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设施大棚面积达到3万亩,设施栽培面积达到7.5万亩。
不久前,在诸暨市山下湖镇的米果果鲈鱼养殖大棚内突然响起一阵警报。负责人杨雷用手机查看,发现是由于其中一个鱼塘的溶氧量过低后,很快用手机App上操作了一番,让鱼塘启动自动增氧功能。
“以前,35个养殖池需要多名工人全天候巡查。通过在水产养殖池中安装溶氧感应装置后省心很多。增氧到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停止,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养殖基地。”杨雷介绍,除了溶氧量监测,大棚内还安装了增温设备,水温常年可控制在22℃以上,实现了鲈鱼一年养殖两季的目标。
无独有偶,在纯禾生态园内配有的水肥一体化设备,也可以在手机上一键操作、自动灌溉。登录生态园的数字种植管理平台,可见种植品类、种植培养面积等基础信息,设施设备的分布和实时状态,以及所有的环节点的实时画面、传感器实时数据及回溯。
“我们经常会做一些对比参考,这一些数据对我们的管理很有帮助。”何建华介绍道,以往靠每日人工观察和记录各类仪表的数据,现在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等环境信息都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这样结出的果实不仅颗粒饱满,而且口感更好。
他告诉记者,自己接下来打算跟海康威视团队一起探索AI虫情分析和农产品的线上营销等功能,让绿色、环保、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端上更多餐桌,也带动着周边农民一起,走上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之路。
根据《诸暨市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施方案》,预计到2025年,诸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建设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5—8个、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8—15个、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1—2个、全面建成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水平发展先行县。
“下一步,我们还将紧盯农业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适用农机的推广普及,借此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双增,努力让农业成为富民产业、体面职业、长远事业。”诸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若尔盖站”)在四川红原县全面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近年来,若尔盖站的发展建设,改善了我国高寒湿地长期定位监测与研究的面貌,增强了该区域系统性科学研究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谷歌旗下“深层思维”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研发团队开发出一款乒乓球机器人,可在比赛中达到人类业余乒乓球选手的水平。研究人员说,机器人输掉了所有与高级选手的比赛,但赢得了所有与初级选手的比赛以及55%与中级选手的比赛。
一项破纪录的海底岩石钻探行动,让科学家对地幔有了更好的了解。通常只有岩浆会喷发到海底,但在一些区域,地幔岩石也会喷发到海底,并与海水相互作用,发生一种名为蛇纹石化的反应。
东芬兰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即使具有高遗传风险的人群,健康饮食和定期运动也可降低其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高低,干预组的Ⅱ型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睡眠期间,一些休憩的大脑神经元不仅会重播过去,甚至还会演绎未来。据近期《自然》杂志、美国莱斯大学官网消息称,科学家们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视角,研究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幸运的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这些单个神经元如何在休憩期间保持稳定的空间表征。
近年来,多地兴起探索创建概念验证中心的热潮。2022年10月,科技部印发《“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对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等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方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团队将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发现的棱蜥新种命名为招龙棱蜥(Tropidophorus vongx),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学》(Zootaxa)。
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是一首“无心插柳”之作,也是足以载入中国乐坛史册的曲谱。
8月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发现的陵水36-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评审备案,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勘探过程中实现了海洋油气勘探理论领域的创新,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有明确的目的性部署实施16项重点任务,其中“双碳”标准重点任务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8项。
“安全认知,日见清晰;安全研究,路阻且长;安全行业,大有可为;紧跟创新,保障发展……”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的一番总结,折射了AI(人工智能)时代安全大模型行业的发展现状。
8月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公布。对于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攻坚行动,上述负责人解释,目前,在运跨省区输电通道主要输送煤电、水电等传统电力,新能源电量占比较低。
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31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顶峰保供,高峰出力超过700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与现有训练范式不同,我们摒弃了反向传播,另辟蹊径,构建了光神经网络的对称传播模型,仅用光学系统的前向传播就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光训练。
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基于科学突破,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科学正在开辟、引领新产业方向;产业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更加迅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依赖新型基础设施,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获得成功,就能快速地发展成为通用基础技术,快速重塑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
科技兴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创新培育新动能。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以改革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台风过境时,沿海港口和航道是重点受影响区,需加强对港口码头、航道及航道设施的安全监管。
雄安站是近些年铁路客站中首例建成的拉开站场,在站房中心位置形成光廊。雄安站对各系统设备做统筹,首次结合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大型枢纽客站能耗管控。
北京时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